福興榖倉位於福興鄉橋頭村復興路27號,隔著現已清除的台糖小火車舊鐵道與鹿港國中操場相鄰,交通相當方便。拜鹿港對泉州貿易的蓬勃發展,福興、鹿港早期是連在一起的,分成兩個鄉鎮是後來國民政府行政區域調整所為。福鹿地區成為台灣中部的農作物集散地,福興佔地利之便,才能在日據時代建立佔地近千坪的大穀倉,根據老一輩的說法,福興穀倉主結構於民國4年即已興建完成,迄今已逾九十年的歷史,坊間所指出的年代稍晚,應為後期增建、改建部分,這點有待查證。

古老的建築風格,傑出的工藝設計,成為福興鄉重要的農業歷史標誌。福興榖倉不僅是見證了台灣農業的發展、還有稻米加工封存歷史,可以說相當具有保存和觀賞價值,是福興、鹿港一帶許多人們的共同記憶。

福興榖倉的建築外觀沒有什麼特別細緻講究之處,實在不稀奇,由復興路匆匆經過時,少有人會注意去看,可是其內部設計卻隱藏著早期農村先人的智慧,一切設計以實用為主,堪稱一項工藝的傑作。

福興穀倉外表最特殊之處是在它的屋頂上,兩座並列的屋頂上面共開了八個老虎窗,加上兩側中間各一個共有十二個,後來北側因為加建碾米倉庫拆兩個,目前只剩下十個,由屋頂開出的老虎窗,窗口為活動式的,透明的玻璃可以採光,由於稻米最怕受潮及高溫發酵,所以通風非常重要,斜置式百葉窗的方式玻璃窗及木片均可以由內部用繩索拉開,自由伸縮用來調整通風口大小及角度以幫助通風,此一特殊的房屋活性結構,在建築上有相當值得欣賞之處,可惜有關單位在發包修護時,廠商未遵循原先設計復原,似乎將玻璃窗封死了,使得原有功能及意義均大打折扣,僅存採光作用,有違當初先人的巧思。

穀倉在建造牆壁時,以早期農村建築的承造法,土磚採用粗糠、稻草、石棉、糯米漿與取自濁水溪的黏土依比例混合攪伴壓製成型,再經過晒乾而成,此種土磚很厚重,所砌成之牆壁厚度超過一尺半,非常堅固耐用,歷經多年風雨仍完好如初。國姓鄉北港溪的舊橋也是這種材質,可惜歷經九二一及多次颱風侵害而受損,令人相當懷念。而穀倉屋頂除了用在防止日曬雨淋之外,早期的中國式的建築在屋頂結構上採用木構以外,也利用竹釘或木釘接榫的方式完成棟與梁的銜接,可使屋頂不致因熱漲冷縮而變形,也常會利用東西南北方位不同,不同屋頂斜面會做不同角度來安置屋瓦以調整氣流,屋內氣體可經由屋瓦之空隙進出,北面放置的屋瓦較陡立可使北風不致吹入,南面稍微平緩可以讓夏季南風進入,東西兩面則採取折衷角度,這種設計可以使保溫及調節溼度效果特佳,尤其是屋瓦倘若上釉會使防雨作用更佳,可惜修護後內部似乎多加上了一層隔熱版,看不出原有透氣的型態。這種構造可使夏天處於室內非常涼爽,冬天亦不覺寒冷,有冬暖夏涼的功用,不像現代的鋼筋水泥結構還需另外加上空調設備,才能調整居住空間溫度,這些巧妙的設計值得我們去省思。

   福興穀倉總共有八棟相連的穀倉,每棟兩間儲米室,總共有十六間儲米室,中間隔有走廊可供通行及供輸送帶運送稻穀,每棟大門底邊均裝置有白鐵製特殊斜板百葉窗通風口,可以防止老鼠進入,在整修時為了增加走廊地板被切掉了,目前已看不到。為了防潮散熱,穀倉高出地面約五十公分,地板留有通風的小洞。每間儲米室裡有豎著用竹子編成有孔的長竹筒通風管接到屋頂,與地板上的通風小洞相連,可以讓稻穀透氣散熱,不致因悶熱而發酵,這種通風的設計方式相當科學。每間儲米室之進榖口一個,由屋頂進榖口進入,穀倉走廊設有垂直升降輸送槽可達屋頂,作用是把稻穀輸送到倉頂,再轉水平輸送帶傾倒入儲米室中,每個穀倉進穀口均有閘門控制,這種進倉方式可節省很多力氣。至於出穀口設於下放以方便收集,也相當方便,目前被新墊高的走廊地板蓋住了,失去作用。穀倉內部上方樑柱採用力霸結構可增加屋頂載重量,上方輸送帶另兼供人行走查看作業情形的貓道均相當特殊,材質本來是檜木的,但是整修後改成角鐵,輸送帶也成了強化玻璃板,變動後的結構看起來有些奇怪,還有穀倉西南邊走廊的工作室也在整修後不見了,讀者觀看時可多加注意新舊工法之差異性。種種原本設計上的巧思,展現先人的智慧,雖然現在整修後在外面加上玻璃框保護無法隨意入內,玻璃框雖有防護效果,但是卻讓空氣減少流通,有時候還須開啟讓空氣對流一下可能比較好。希望大家有空時可以親朋好友相邀參觀,去體驗一下古老的農村風味,不要讓穀倉就此沉寂。

    在早期農業社會的時代能夠有這些設計相當難得,全省難見,雖然福興穀倉被文建會列入文化資產再利用計畫經過修復,也增加了不少東西,但是因為時代變遷,對於落後的傳統產業,實用功能難以再現,在鄉土教育上似乎也缺少推動,相當可惜。福興榖倉是福鹿藝文特區的一部分,若能好好規劃成農村產業博物館及體驗營,發揮固有功能,提供傳統農村資產保存及研究,用來教育下一代,也許會比當做其他非農業用途好。

 

老虎窗


穀倉

通氣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