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乾隆2年(1737)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廟宇的興建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原廟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權街口,座東北朝西南,其後方原是三山國王廟義塚。
鹿港是泉州人的社群結構,由於客家潮州人的式微,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嘉慶4年(1799)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殿前方有一只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 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說明了潮州客家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三山國王廟曾於道光24年(1844)重修,楹柱上書有「潮郡著神靈三山宛峙,鹿港崇廟祀百代如新」,此對楹柱係由當時士紳黃萬春號所獻,目前楹柱置於廟內中埕。
大正15年(1926)日人將三山國王拆遷至現址(中山路276號),廟後三山國王塚(今鎮公所附近)亦清塚開闢為道路。昭和8年(1933)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三山國王廟亦於此時修建廟宇。
民國74年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年信士將位於正殿的神龕拆除,擴建廟宇,新建一座正殿,民國82年由地方人士組織管理委員會,民國92年再增建後殿,供奉三山國王夫人。(文字資料來源鹿港鎮公所網站)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己亥(西元八一九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皇帝,被眨到南疆蠻夷的潮州。韓愈以行軍司馬,堂堂朝廷要員的身份,發放邊陲,若是一般的官吏,都會灰心得不再過問政事。然而,身為潮州刺史的他,不但沒有因而氣餒,反倒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當他得知秋天綿綿淫雨,將使結穗的稻穀帶來莫大的傷害而歉收時,立刻替老百姓向鄉土神祇的界石神禱告,等到雨過天晴,五穀豐收了,又命屬官以少牢之禮致祭,並上「祭界石神文」,韓愈的作為不僅贏得了潮民的愛戴,他的入鄉隨俗,尊奉界石神,而使蠶穀有豐富的收穫,三山國王的信仰於是深植人心。

在劉希孟的筆下,三山國王於政治上的正統性,則來自宋太祖開寶四年(西元九七一年)平定南漢劉,和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西元九七九年)親征太原滅北漢劉繼元時的兩次「顯靈」。宋太祖在位時,南漢屢犯邊陲,多次派遣使者勸諫無效,太祖派潘美率領軍隊討伐,南漢君主劉被逼到廣州柵頭附件,依峙山谷築木柵困守,潘美獻計火攻。當時潮州太守王侍監為求得勝仗,向山神禱告,結果風雲大作,雷電交加,火勢格外猛烈,劉大軍因此落敗被擒,平定了廣東沿海。太祖去世後,宋太宗為了完成一統天下大業,親自率領大軍征伐北漢,兵分三路夾擊,圍至太原城下,忽然見到三位揮戈馳馬的金甲神人協助,逼得北漢君主劉繼元開城投降,旗開得勝當天,還看見神人站立在太原城上,經仔細端詳,原來是潮州的三山神。於是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敕廣建廟宇,歲時合祭,賜額「明貺」。這便是後人尊稱三山國王的由來,也是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的原因。(資料來源)http://tw.blog.yahoo.com/post/post_html.php?mid=1303

正殿前方之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 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

三川殿有內一塊「奉憲示禁」碑,係乾隆55年(1790)由粵籍士紳懇請於鹿港勒石示禁,嚴禁海防官員不得對客籍人士加索規費。此碑原位於鹿港海防理番同知衙門前,明治36年(1903)因拆除衙門改建鹿港公學校(今鹿港國小),遂將石碑移至鳳山寺。由於此碑係為客籍人士所立,民國83年將之移至三山國王廟內保存。

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



三山國王廟原是「單開間一進」的建築格局,近年增建成為「三進二院」的建築,目前指定為古蹟的範圍為三川殿建築。三川殿兩旁門板有精緻的雕刻,頂板為花鳥圖,身堵分別有「百忍堂」與「汾陽府」的精緻雕刻。

汾陽府

民間流行的團圓喜劇《大拜壽》,即是郭子儀平安使之亂後被封汾陽王。又逢幼子郭曖武狀元奪魁,皇帝賜婚將昇平公主李金枝許配給郭曖。實值郭子儀八十大壽,郭家七子八婿均攜家帶眷前往祝壽,公主自恃金枝玉葉堅持君不拜臣,遂在郭曖先行返家後托病不往。郭曖被兄弟眾人嘲笑御妻不嚴、為公主繡羅裙所庇蔭,結果回到家中找公主理論,憤而動手打公主!金枝因此一狀告上金鑾殿,郭子儀怒綁幼子上殿請罪。郭母至後宮找皇后商議,藉機對駙馬、公主進行了一番教訓,二人最後言歸於好,共同返家向郭子儀拜壽。其實《大拜壽》是一般市井小民心中所嚮往的:功成名就、加官晉爵、福壽雙全、子孫滿堂、錦上添花、完美團圓,而郭子儀卻都能一蓋囊括,成為大家欽羨的對象。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PdyUGNyYQEcZWhAk8Z8-/article?mid=1884

百忍堂

張公藝,山東壽張縣(今濮陽市台前縣)人,生於北齊承光二年(公元578年)。張公藝一生正德修身,重禮重義,忍讓齊家,自北齊至隋朝九代未曾分家,闔家九百餘人,家道和睦仁善,被世人譽稱“九世同居”。據史書記載,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前往張公藝家撫慰旌表;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樑子恭也親自前往撫慰旌表;唐貞觀中,太宗特別命人前往旌表。唐麟德二年,唐高宗去泰山封禪,路經壽張縣,聽說張公藝一家九世同居,每朝都對其表彰,因此慕名造訪張公藝家。唐高宗問張公藝為何能九世同居。當時已經八十八歲的張公藝答道:“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隨即請紙筆,書寫了一百個“忍”字呈給皇上,並講述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姑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 唐高宗聽後連連稱好,賜給他縑帛以示表彰,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敕修百忍義門。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 張公藝高壽九十九歲,於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去世。後人稱其為“張百忍”,並為其修建“百忍堂”,以示紀念。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1320625


右裙板之木雕



左裙板之木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