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將鹿港重要景點整理為文字版,以利網友複製列印。

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三條巷內),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早年閩籍的守護神之一。清康熙22年(1683)施琅將軍平台時幕僚藍理恭請湄洲開基媽祖神像,護軍渡海,事平後班師回朝之際,其族侄施啟秉、施世榜為感念媽祖神靈顯赫,恩被黎庶,而墾留聖像於本宮崇祀,為台灣供奉「湄洲開基祖廟」的天上聖母媽祖。
清雍正3年(1725)由施世榜獻地,將媽祖廟遷建至今日現址。地方人士為感念施世榜的善舉,於天后宮右廂廊內供奉其長生祿位。清嘉慶19年(1814)舊祖宮廟宇傾頹,泉、廈等八郊及地方士紳相繼捐輸,倡議重修,至嘉慶20年(18153月完成天后宮的重修事宜,目前天后宮內有一「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為天后宮珍貴史料。鹿港天后宮的建築規模宏偉,廟宇為三進二院格局,分別為前殿(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
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三川殿的石雕、木雕,雕工精湛,為學界喻為台灣最精緻的作品之一。天后宮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精緻的彩繪及棟架上的木雕,皆值得你慢慢的品味匠師的工藝。
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如意斗栱」。

日茂行

清嘉慶年間,鹿港已有八個行郊,「郊」即今日的商業公會,八郊分別是泉郊、廈郊、南郊、油郊、布郊、染郊、糖郊、敢郊等。鹿港日茂行又稱「日廟」,為泉郊中最大的商行,自清乾隆年間至清道光20年(1840)為鹿港的首富。
自乾隆年間至道光中葉,日茂行執鹿港商業牛耳,然而隨著鹿港河道淤塞影響船運,日茂行商務亦逐漸衰弱,家族於地方事務的參與歸於平淡。今日,日茂行建築仍可一窺昔日宏偉壯麗的面貌,然而,日茂行對鹿港的貢獻與事蹟,至今仍在鹿港留傳歌頌。

日茂行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目前僅存門廳與正廳。日茂行前埕地面舖滿泉州石板,廣場前有數顆磉石,做為昔時郊商往來的旗杆座及酬神時演戲的戲台石。門廳正門原有門額「日茂行」石刻,民國87516日鹿港鎮公所因都市計畫拓寬泉州街,將日茂行臨街房舍拆毀,門額「日茂行」亦毀損成兩段,目前由日茂行後代保管。
正廳門楣有一塊「鰲波東注」匾,「鰲」指鰲城,即泉州永寧,說明林家祖先由永寧城來台灣經商貿易,故曰「鰲波東注」。

正殿神龕上方有一塊「大觀」匾,「大觀」一詞取自《易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意喻觀察事物的立足點要高,眼界要寬廣,態度溫順而謙遜,以持中守正的觀念去觀察萬物,才能稱得上是「大觀」。民國56年日茂行重修,由鹿港匠師施金義承做正廳彩繪,並由和美陳穎派施作彩繪,書法家歐陽錦華現場揮毫,留下珍貴的墨跡。民國89年日茂行經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92年進行古蹟修復,民國9412月完成。

新祖宮

本省唯一由乾隆皇敕建之媽祖廟,地位尊崇。採宮殿式建築,規格完備且氣象巍峨。廟埕石碑併立,詳載大將軍福康安平定林爽文叛變之事蹟,史物昭彰,發人省思。官服裝扮之金、柳將軍則威儀十足,蔚為特色。

敕建緣起: 乾隆五十一年冬,台中地方移民中最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林爽文聚眾反叛,在大里﹝今之台中縣大里市﹞起事。短短一個月內破大墩、彰化城、諸羅、斗六門、南投等地。未幾,南路莊大田亦攻鳳山縣,南北兩路會師合攻台南城,至此戰火遍及全台、府城告急。
於是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四日清廷派水師提督黃仕簡,率兵由金門抵鹿耳門,四月六日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興化抵鹿港,再命總督常青督師來援,但均未能奏功,情況由劣勢轉為危急,震動清廷。八月初乾隆皇帝降旨,詔命其最親信之滿州鑲黃旗人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嘉勇公福康安為大將軍率領巴圖魯侍衛數百員及十萬大軍,戰船數百艘於十月二十八日由福建崇武澳出發,海途中忽遇颶風侵襲海浪波濤洶湧,全軍譁然,福康安亦失色,於是虔禱聖母,果得庇佑,一時風平浪靜,十一月初一日大軍安然抵鹿仔港,一時港口檣桅如櫛,連接數里之遙,軍威大振,十一月初四日開始進軍,兵臨諸羅數縣所向無敵,福康安默知有此奇蹟,乃聖母神助,於是上奏天子,是年臘月奉詔撥賜國帑擇地敕建天后宮以奉祀,並委任候補知府德明額督工興建,自此清軍連戰連捷,勢如破竹,十二月征剿北路,至五十三年二月初五日南北兩路戰事均告平息,其間祇不過三月餘,同年德明額受將軍委任督建之天后宮,其一切工程皆與文武各官及紳耆、董事人等同襄厥事,於丁未臘月之吉,砌基豎樑,戊申五月廟貌告成,蒙賜國帑金一萬一千餘圓,未敷之數四千八百圓由總董事林振嵩輸誠勉力,六月間奉像入廟,乾隆皇帝加封本宮聖母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其位尊至高凌駕於其他各地媽祖廟之上。

南靖宮

鹿港有三座人群廟,分別是興化人的興安宮,潮州客家的三山國廟與漳州人的南靖宮。清乾隆48年(1783)福建漳州府南靖縣人,恭請關聖帝君神像渡海來台,於鹿港港墘邊創建廟宇。
南靖宮曾於清嘉慶5年(1800)擴建,清道光20年(1840)重修,至民國59年廟貌傾頹,年久失修,遂由信士倡議重修並設立管理委員會。民國89714日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92年進行修復,至民國93年完工,保存南靖宮的文化資產。
南靖宮為單間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三川殿門神彩繪為鹿港匠師王鍚河的作品,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風格承襲鹿港郭派的畫風。正門兩旁對聯,由鹿港文人朱啟南所撰楹聯,書法家陳百川的墨跡。天井的龍邊書法,為王漢英的墨跡,虎邊為王重五的作品。
正殿所供奉的主神為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及周倉。正殿上方之匾額有民國59年重修時,由歐陽錦華所書「義凜春秋」及民國60年廟方祈安祭典時,由陳百川所書「義勇凌雲」匾額。民國89年南靖宮經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92年進行重修,至937月完成修護。

公會堂

「一府二鹿三艋舺」所指的「二鹿」即為鹿港,清乾隆49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成為繼台灣府城後,第二個與大陸對渡通商的港口。由於與大陸的貿易頻繁,郊行紛紛成立,廈郊商行遂興建廈郊會館,並於會館前興建萬春宮,供奉蘇府王爺。
大正9年(1920)鹿港是彰化郡的第二大街,人口逾36千餘人。當時,鹿港街長陳懷澄認為群眾聚會頻繁,卻無集會的場所,故將其祖父陳克勸偕同廈郊商人興建的萬春宮(俗稱王宮)及廈郊會館拆除,興建鹿港公會堂做為民眾聚會之場所。。
鹿港公會堂為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會堂建築,建築主要樑柱系統採鋼筋混凝土建材,屋頂棟架為木架構搭配鋼桁架,上舖水泥瓦,山花的部份則為編竹夾泥牆之作法。
光復後,將公會堂改稱「中山堂」,隸屬鎮公所財產,並曾借給中國國民黨,做為鹿港區黨部的辦公室。民國69年鄉賢耆宿熱心捐獻,籌募款項,重修公會堂。民國70120日正式使用,成為鹿港耆老品茗或管絃奏唱之場所,民國89714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98年整修完竣,將作為鹿港文藝展演場所。

古蹟保護區(老街)

鹿港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的案例,古蹟保存區的範圍包含埔頭街、瑤林街、後車巷、大有街、泉州街、金盛巷及中山路等數百棟精緻民宅。民國75年由政府進行古蹟保存區的第一期維復工程,恢復傳統建築風貌。
在清代,鹿港街道即沿著舊鹿港溪發展,埔頭街與瑤林街是鹿港發展最早的市街之一。此街為「前為街、後為溪」的建築特色,房舍前方設置店舖,後方臨河道,可供船隻靠岸卸貨,是鹿港船頭行及中、大盤商的街區。
鹿港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的案例,古蹟保存區的範圍包含埔頭街、瑤林街、後車巷、大有街、泉州街、金盛巷及中山路等數百棟精緻民宅。民國75年由政府進行古蹟保存區的第一期維復工程,恢復傳統建築風貌。

隘門

鹿港後車巷位於五福大街(中山路)與瑤林街、埔頭街之間,在清代,此巷道是車輛進出的主要道路。昔日,後車巷地面舖設花崗石板,供車輛通行,貨物欲至五福大街,需由挑夫以人力將貨物運至大街,形成人車分道的街鎮規劃。
在清代,鹿港是中部主要的商業港口,早年鹿港歷經多次的兵燹及泉漳的分類械鬥,商賈士紳為了維護地方安全,在鹿港各角頭的交界處設置隘門,做為防禦的工事。每至薄暮,隘門皆關閉,以防止宵小與盜匪入侵。
隘門的功用除了防禦盜匪外,亦是鹿港各個角頭勢力範圍的界線,或因籍貫、血親關係、或因商業利益等因素來區分。鹿港的隘門種類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境界隘門、巷道隘門及不見天街的隘門。

十宜樓

嘉慶年間陳克勸自大陸來台經商,於鹿港創辦「慶昌」,成為廈郊最大的商行。慶昌全盛時期自慶昌意樓(中山路121號)至慶昌十宜樓(中山路149號)皆為昔時陳家的產業。
十宜樓又稱「跑馬樓」,位於鹿港金盛巷內,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十宜樓前方是昔時五福大街(中山路147號、149號),為二坎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第一進房舍內有一座樓井,做為通風採光之用。
十宜樓意指「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
十宜樓旁有一座槍樓,是早年巷道的防禦工事。槍櫃的牆面設有三個槍孔及二個瞭望口,可以居高俯視街道的動靜,有助於防禦海盜土匪。十宜樓的後門並設有兩道門扇,木門上包覆鐵皮,層層的防護,以確保居家安全。
槍櫃的下方,可見一排陶甕,為早年釀酒或醃漬醬菜的盛皿,其空甕即可砌成甕牆,兼具美觀及通風的功能。目前十宜樓的建築格局仍保存完整,民國92年經登錄為歷史建築。

意樓

從中山路119號旁的小巷進入,或者從金盛巷內十宜樓再往前走,過一馬路,便可見一大宅院,其門板上留著字跡斑駁的「良慶」、「宜昌」字樣,此便是昔日廈郊旗下的大行號「慶昌」,意樓正是慶昌大宅院中的閣樓。左轉入小巷中,可見左側磚牆上有一株楊桃樹從牆內伸展而出。

意樓天井處,有一個精緻的磚雕花窗,造型優美而富有古意。此窗由三要素組成:窗本身是圓的,代表圓滿;紋路則由葫蘆、古錢兩者相間合成;葫蘆諧音為「」,有祈求幸福之意;古錢則有祈求「生財』之意。既可見其外觀之精緻典雅,又可知其內涵的豐富意象,此乃吾國傳統文化含蓄內歛之表露。

以前意樓流傳著一則傳說,述說一則淒美的愛情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據傳樓中居住女子名為尹娘,方其新婚燕爾,夫婿為求功名,暫拋美眷赴試。臨行前,夫婿為解尹娘思念之苦,於意樓牆邊種一楊桃樹,並囑曰:「見樹如見人,吾試畢即返」。無奈夫婿一去音訊全無,尹娘仍苦守樓中,盼望伊人回來,終致抑鬱而終。此一故事或有後人附會之處,然其百轉千腸,亦令有情人魂傷。聞之者為之流連徘徊,不能自已。

後來經鹿港文史工作者訪問陳家的後代,陳家後代表示這故事是杜撰的,真實情況是陳家有一媳婦喜歡吃楊桃,吃完楊桃子丟在後院自然就長出楊桃樹出來。雖然意樓尹娘的故事並非真實,但楊桃樹卻是真的,沒有尹娘的意樓還是意樓,沒有楊桃樹的意樓,就不是意樓了吧。

興安宮

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清康熙23年(1684)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台灣時,攜帶媽祖香火來台,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
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台灣時,所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的功能。與安宮是興化人的祭祀廟宇,因此香火並不興盛,廟貌一直保存原有的格局。
興安宮先後曾於清光緒12年(1886)、光緒21年(1895)局部重修。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2年由政府提撥經費修復,至民國85年完工,並舉行安座大典。三百多年歷史的興安宮,廟貌與格局仍保存古風。

興安宮為單開間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前埕、三川殿、拜亭及正殿。廟宇為街屋式的建築,廟門面向興化巷,後臨中山路。廟內木柱採以附壁柱的工法,門楣上方之木構建築,為舊廟宇的雕刻及棟架。
興安宮屋簷墀頭處,原有一對石獅,由於年代久遠已遭風化的,獅子的造型古樸,民國76年琳恩颱風的夜晚,此對石獅遭宵小竊取,目前所看到的石獅,為重修時新刻的造型。
三川殿的彩繪,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兩旁分別為公公與宮女,手持「香花燈果」,係民國85年重修時,由和美陳穎派施做彩繪。今興安宮重新彩繪後雖看似新廟,但匠師的構圖及用色均依傳統工法,呈現廟宇的彩繪藝術。
前殿的牆面有一塊清光緒13年(1887)「奉憲示禁」碑,此碑文由當時賞戴花翎郎補清軍府代理中路撫民理番鹿港海防總捕分府龍景淳所設立,內文敘述興安宮的廟產,自同治年間戴潮春之亂後,有陸續被竊佔之虞,碑文告示租用興安宮祭祀公業之屋舍者,應依租納稅,廟方董事秉公處理,並辦理廟務暨春秋二祭。
正殿供奉媽祖,兩旁有二尊造型精緻的宮女神像,一位手持粉盒,另一位拿花瓶。由於興安宮的格局受限,居民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只能先暫放正殿神龕供桌上,供信徒膜拜。
清咸豐2年(1852)廟宇重修時,由士紳敬獻「奠安山海」匾,此匾左下方有一鈐印,其上書「興安會館」,說明興安宮為興化人的同鄉會館。清光緒13年(1887)興安宮曾局部重修,並由信士柯清泉、柯春榮敬獻「慈航普渡」匾。
民國85年興安宮由政府主導修復,其廟宇的彩繪由和美陳穎派匠師施做,興安宮雖已重新彩繪,看似新廟,但匠師的構圖及用色,均依傳統工法,呈現廟宇的彩繪藝術。

鳳山寺

道光2年(1822)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總理興建廟宇事宜,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此次建廟募得1529元,道光29月動工,歷經2年餘,於道光4年(182410月完工。
鳳山寺主祀廣澤尊王,配祀夫人媽,廟名「鳳山寺」源朔自於祖廟之名。清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造成廟宇的受損,清咸豐6年(1856)至咸豐9年(1859)進行重修,目前廟宇保存咸豐年間重修時的廟貌。
此次的重修,鹿港閤港鄉紳參與重修,並於咸豐6年(1856)敬獻「威武英烈」匾。由於鳳山寺位於鹿港粟倉旁,廟宇前方即是鹿港理番同知衙門,咸豐6年北路理番兼鹿港海防同知及安平協水師右營游擊敬獻「忠孝義」匾。
大正15年(1926)鳳山寺因年久失修,廟宇坍塌受損,地方士紳廖天顯、陳揀等人倡議重修,同年完成廟宇的修復,並由鹿港街長陳懷澄撰寫「重修鳳山寺碑記」木碑,置於三川殿右牆。
昭和2年(1927)鹿港街長陳懷澄拆萬春宮及廈郊會館,改建為公會堂,並將蘇府王爺神像移至鳳山寺供奉。民國71年鳳山寺曾局部修護,再將蘇府王爺神像移至左廂。
民國79年拓寬德興街時,為保存三川殿的建築及牆面的交趾陶,拆除中埕,將三川殿移至後方與正殿相鄰,形成目前正殿與三川殿相鄰的廟貌。中埕牆面書法對聯,係咸豐9年(1859)慶昌陳宗潢的墨跡,可惜已於民國79年拆毀。民國8910月鳳山寺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鳳山寺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三川殿為單開間建築,屋頂是單簷硬山式造型,屋脊上泥塑與交趾陶作品,為咸豐年間的作品。三川殿左右兩旁有精緻的「博古圖」及「龍、虎堵」交趾陶作品,「博古圖」為「香、花、燈、果」的裝飾題材,龍堵落款為丙辰年,係清咸豐6年(1856)的作品。鳳山寺的交趾陶係泉州「晉江一經堂蔡騰迎」的作品,是目前台灣交趾陶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

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原址位於鹿港舊港溝邊(今大有街)。清乾隆49年(1784)鹿港開為正口,與大陸泉州蚶江對渡通商,開啟了鹿港繁華的一頁。
清乾隆51年(1786)武官陳邦光倡議,將龍山寺遷建於今日現址,士紳林振嵩、許樂三主持遷建工程。乾隆57年(1792)龍山寺因地震而受損,乾隆60年(1795)重修時,由日茂行林振嵩之子林文濬主持,至清嘉慶3年(1798)完成修復工程。清道光9年(1829)龍山寺因牆垣剝落而重修,由日茂行林廷璋主持重修,至道光11年(1831)完成,此次的重修奠定了今日的規模。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清咸豐2年(1852)龍山寺再度重修,並增建拜殿,至咸豐8年(1858)完成修建。明治30年(1897)日人在龍山寺內設立敬愛學校,由佐佐木一道主持。明治37年(1904)將龍山寺改為日本本願寺的分寺,並廢除龍山寺之名,第一任住持為光明智曉。大正10年(1921)後殿發生火災,建築物及神像毀之一炬。昭和11年(1936)龍山寺動工重修,並重建後殿,至昭和13年(1938)竣工。
民國49年龍山寺成立管理委員會,由陳壽昌擔任第一任主任委員,民國50年組織「鹿港龍山寺修建委員會」,展開龍山寺的重修,民國72年龍山寺經指定為第一級古蹟,民國75年政府進行全面修復,民國83年驗收。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嚴重受損,正殿屋脊斷落,山門與戲台木柱移位。民國90年由政府積極規劃修復,鹿港企業家寶成國際集團總裁蔡其瑞、董事長蔡其建昆仲全額捐資龍山寺主體工程修復經費,期能妥善保存國家文化資產,為鹿港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大的修復工程,重修工程於96年完竣

乾隆51年(1786)龍山寺遷建於現址,主要是選擇位於鹿港街區郊外南方之腹地,與鹿港街區發展有密切關係。龍山寺佔地一千六百餘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由前而後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
山門是佛寺的院門,山門的屋頂採雙重屋簷,四面有坡落水的形式,稱為「重簷歇山式」。
山門兩旁的花圃內,有一對青斗石獅座,為清嘉慶3年(1798)由溫陵(泉州)劉華堂及澎江(澎湖)許克京兩位信士所敬獻。龍邊公獅,腳踩繡球,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
前殿因為開有五扇門,故稱為「五門殿」。五門殿的建築格局為五開間,再加上兩側龍虎翼廊,實為七開間的立面,屋頂為三個獨立的燕尾屋脊。山門與五門殿之間寬敞的前埕,其院落進深與五門殿開間的寬度及屋簷高度的比例,幾近黃金比例,為完美建築設計的傑作。
五門殿前有一對精緻的龍柱,材質為花崗岩礱石,龍柱上除了雲紋、岩石雕刻外,每根龍柱各有五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龍邊的龍柱上有一隻鶴,口啣靈芝,鶴代表長壽,靈芝則為如意的造型,取其「長壽如意」的涵意。
這對龍柱造型為龍邊龍身由上往下隨雲臨降,虎邊龍身由下向上翻騰,《易經》的概念中,乾為天、為陽、為上、為父,坤為地、為陰、為下、為母,這種一上一下的龍柱造型,稱為「乾坤交泰」,象徵「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生生不息」之意。
五門殿兩旁的龍、虎堵石雕,均採深浮雕方式,龍堵的石雕構圖中,龍在空中騰雲駕霧,下方雕飾有二隻鯉魚,並以岩石做成禹門的造型,象徵「魚躍龍門」。龍的下方有一人物做降龍狀,即佛教十八羅漢中的「降龍尊者」,其衣服著有青色的顏料,也符合了五形的色彩。
虎堵的石雕,老虎由山稜縱躍而下,回首凝視身邊的小老虎,旁邊的松樹隨風搖曳,有「虎嘯生風」之勢,而在左上方有一人物做伏虎狀,即佛教十八羅漢的「伏虎尊者」。
五門殿兩旁夔龍窗木雕,其圖案源自於《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代表陰儀與陽儀,四象為四方之象,即春夏秋冬,木雕的圖案中分別以兩隻鯉魚及四隻夔龍來表達,又象徵「鯉魚躍龍門」,有祈求「登科取士,金榜高中」之意。
四象外圍有八卦的造型,八卦的四隅有四隻蝙蝠,代表「賜福」,龍邊為「先天八卦」圖騰,虎邊則採「後天八卦」圖騰,匠師採用雙面透雕的工法,內外的圖案相同。
五門殿正門兩旁有一幅木刻對聯,採「圓篆體」雕刻,其上書:
龍山開鎮源流遠 ,鹿水重興慈澤長。
五門殿正門的入口處有一對造型碩大的石鼓,石鼓採用泉州石材,石鼓與大門的門臼一體成形,其主要的功用為鞏固門柱及門扇之用。石鼓下方有二個童子造型,一拿蓮花,一拿芭蕉,在裝飾的圖騰上,其象徵的涵意為「連招貴子」。
五門殿身堵的博古堵採深浮雕,分別代表「香、花、燈、果」,為禮佛時的四種基本物品。龍邊博古圖騰中香爐的左上方有一隻蝙蝠,象徵「福」,左下角有一顆桃子,象徵「壽」,香爐取其諧音為「祿」,整體造型象徵「福祿壽」。虎邊的博古圖騰雕刻牡丹、花瓶及案桌,代表「富貴平安」,旁邊有「南瓜、石榴、佛手瓜」為三樣多子的瓜果,代表「多子多孫多福」之意。
進入五門殿即是戲台的空間,龍山寺的戲台突出於中埕,並與五門殿相連接。戲台的特色是屋簷採「斷簷升箭口」的作法,其屋頂下層屋簷未相連貫,使明間處形成一個挑高的空間,提供一個民眾欣賞戲齣時有更寬廣的視覺空間。
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清道光11年(1831)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八卦」也有鎮邪、平安之意。
泥塑的憨番位於戲台屋頂燕尾脊的下方處,憨番的型態袒胸露體,兩膝彎曲紮馬步,雙手撐著膝蓋,像似用力扛著屋脊,位於龍邊的憨番保存較佳,虎邊的憨番已經修飾過,較不具古風貌。
正殿前有一座拜殿,拜殿採捲棚形式,是正殿祭祀空間的延伸,為信徒準備禮佛的場所。拜殿龍柱的特色為單龍蟠柱,四爪握珠,口啣龍珠並露出兩顆龍牙,顯得格外生動。柱身後側上方雕有鳳、麟、鶴、龜等四種吉祥動物,所以這對龍柱又稱「四靈柱」,喻為「鳳毛麟趾、鶴算龜齡」,有「稀奇珍貴、祥瑞長壽」涵意。
龍山寺的正殿面寬五開間,兩旁再以八卦門連接兩廂廊,形成正殿與廂廊之過水廊道,正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非常的高聳,高度近12公尺,總計使用五十二根柱子(含拜殿),是台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建築之一。
後殿於大正10年(1921)遭到回祿之災後,於昭和11年至13年(19361938)重建。後殿建築為單簷硬山式,殿宇面寬五開間,殿內碩大的樑枋採三通五瓜的木架構。由於時值日治時期,台灣山區的木材已開採,所以後殿大量使用台灣檜木。

金門館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台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1805)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館,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金門館原名「浯江館」,許樂三並敬獻「浯江館」匾,今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11年(1831)金門館因年久失修,由鹿港遊擊溫兆鳳發起重修,同年鹿港左營遊擊劉光彩抵達鹿港任職,再倡議重修,並得到士紳的捐資,此次重修共募得1800餘元。金門館自道光12年(18322月動工,道光141834)年4月完成修復。
金門館除了具有「同鄉會館」的功能外,亦是水師班兵的「水師會館」。道光14年(1834)的重修,並聘請金門籍「開台進士」鄭用鍚擔任總理,參與金門館的重修,工程完成之際,鐫刻「重修浯江館碑記」,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則敬獻「過化存神」匾,目前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金門館廟宇受損,清咸豐5年(1855)進行重修。此次的重修,得到水師軍隊參與捐資,重修完成後,鐫刻石碑於拜殿牆面,是廟方的重要文獻。
日治時期,金門館曾於明治41年(1908)局部重修。光復後,於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民國83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復,並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其餘彩繪則由台南陳壽彝、潘岳雄及和美陳穎派匠師施做,完成金門館的廟宇彩繪。民國88年金門館舉行安座慶典,民國8910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金門館為二進一院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正面為木屏門板,為咸豐年間重修時的風格。金門館同時兼具有「同鄉會館」與「水師會館」的功能,兩旁廂廊為昔日提供給弁丁人士住宿的空間。
民國88年重修金門館時,三川殿門神是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正門門神是秦叔寶與尉遲恭,兩旁為文官,手持「官帽、鹿、牡丹花與爵器」,象徵「加冠進祿、富貴晉爵」。
三川殿內兩旁木牆分別為「青龍、白虎」及「祈求吉慶」水墨畫作,部份畫作以修護的方式保存原貌。正殿前方有一座拜殿,龍邊牆面為清道光14年(1834)重修浯江館碑記及清咸豐5年(1855)捐題緣金碑,是金門館的重要文獻資料。
正殿兩旁木屏以「四聘」為彩繪題材,分別為舜耕歷山(堯聘舜)、為國為民(商湯聘伊尹)、渭水聘賢(周文武聘姜太公)、三顧草蘆(劉備聘孔明),此彩繪係薪傳獎藝師陳壽彝的作品。

地藏王廟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初,清嘉慶20年(1815)由八郊及地方士紳重修鹿港天后宮時,以部份的捐銀重修地藏王廟,此次修護共計花費壹千貳佰餘元。清光緒4年(1878)地藏王廟曾重修,廟內保存光緒4年「天竺尊嚴」匾。
日治時期,日人於地藏王廟內設置國語(日語)傳習所,明治30年(1897)才將國語傳習所遷至彰化。光復後,地藏王廟曾於民國49年重修神房、正殿,民國60年再修兩廊,並聘請鹿港書法家施文炳、施招澤等人,於木屏揮毫,增添廟宇的文風。地藏王廟主祀地藏菩薩,從祀境主公、註生娘娘與十殿閻羅。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8年由政府撥款修復,931110日完成廟宇的修復。

地藏王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與正殿。由於地藏王廟被視為陰廟,廟宇屋簷低矮,更顯廟宇陰森的氣氛。三川殿開有個三門扇,平常僅開正門與龍邊的門扇,農曆7月中元普度時,才將虎邊的門扇開啟,象徵開啟「鬼門」的意涵。
地藏王廟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龍邊是文官,虎邊為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民國60年代重修時,由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所繪製,民國92年重修時,由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依原門神新繪。
地藏王廟右廂廊,有一塊清嘉慶23年(1818)「重興敬義園捐題」石碑,「敬義園」為鹿港最早的慈善組織,係自清乾隆42年(1777)由鹿港巡檢王坦、幕僚魏子鳴發起,並得到士紳林振嵩及泉廈郊商的捐助,於地方上拾字紙、收遺骸、置義塚、修橋樑等地方公益。

文開書院:
清道光4年(1824)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至道光7年(1827)完成書院的建築。名為「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據時期至台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台灣開台文化之父」。
鹿港文開書院共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率軍駐紮書院。昭和18年(1943)日人將文開書院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龍邊廂廊內有二塊的碑記,分別為台灣總督長谷川所書「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鹿港軍情御視察之所」碑及台中州知事森田俊界所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視察鹿港遺跡紀念」碑。
民國64129日書院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後殿受損,並波及文昌祠,使書院一度荒廢。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修復,恢復文開書院的建築風貌。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再度受損,歷經數年的重修,於民國94年完成修復。
文開書院的建築為三川殿、正殿及後堂。三川殿的木構件保存道光年間的建築風格,木架構仍保存原有的棟架。
正殿前方為祭祀的空間,後方是老師授課的講堂。文開書院正殿主祀朱子,配祀海內外八寓賢,分別是「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全期、辜朝薦、郭貞一、藍鼎元」等八位對台灣文化有貢獻的先賢,陪祀於文開書院,後堂則是昔時書院山長(院長)起居的空間。
文祠、武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鄰。清嘉慶16年(1811)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捐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
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武廟主祀關聖帝君。清嘉慶23年(1818)廟宇因受風雨侵蝕,殿堂傾毀,由士紳發起重修,歷時一年餘,於嘉慶24年完成修護。鹿港的文人曾於文昌祠內成立「拔社」,是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文昌祠亦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
光復後,文祠、武廟成為駐軍軍營,民國64年文祠遭回祿之災,建築物受損,民國74年由政府依原貌重修。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與文祠武廟再度受損,民國91年再度重修,至民國94年完成修復。

文昌祠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前方有一座水池,稱為泮池。古代郡縣之學稱為「泮宮」,其東西門以南置有水池,稱為「泮池」。文昌祠在建築規制中,前方置有水池,亦稱為泮池。詩經泮水篇:「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昔時,古人應試及第,需至文昌祠祭祀,循古禮於泮池邊摘取芹葉,插於帽緣,故考取秀才功名者,又稱「入泮」。
三川殿內有二塊碑文,分別是清嘉慶24年(1819)「重修文武兩祠碑記」及清光緒8年(1869)「重修文祠碑記」碑文,是文昌祠、武廟的重要文獻。文祠與武廟之間,有一口井水,稱為「虎井」,其水質甘美,故有「蓬萊第一泉」之稱。
武廟曾於清嘉慶24年(1819)、清咸豐4年(1854)、清光緒7年(1881)曾重修,目前正殿內有嘉慶16年(1811)「藻耀海天」與咸豐4年(1854)的「峻極于天」匾,是武廟的重要文物。
武廟的三川殿並無門神彩繪,符合官祀廟宇的風格。武廟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同祀倉頡先師。由於文昌祠並無管理委員會,所以文昌帝君神像暫置於武廟內供奉。
武廟正殿前有一口古鐘,係昭和5年(1930)由鹿港士紳黃禮永、許梅舫等士紳所敬獻,是武廟的重要文物。武廟旁有一塊「忠魂碑」,係日人供奉為國捐軀的軍人、警察的紀念碑,目前荒廢於武廟旁空地。

丁家大宅

清道光5年(1825)鹿港丁協源十八世先祖丁樸實,攜四子克家,自泉州陳埭鄉江頭村渡海來台,初期經營雜貨業,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與大陸通商,從事貨物買賣,並於鹿港創立「協源號」商行。清同治、光緒年間,丁克家事業有成後,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清光緒6年(1880)其六子丁壽泉進士及第。由於丁家家族人口眾多,遂於五福街買下店屋三座,做為三房、五房和六房的房舍,稱為「新協源」,即今「進士第」,而舊宅則稱為「舊協源」。
光緒6年(1880)丁壽泉進士及第後,曾掌教白沙書院,擔任院長。目前,位於丁家古厝右廂廊內有「掌教白沙書院」等執事牌。光緒12年(1886)丁壽泉與吳德功等士紳採擷節孝祠節婦約160名,由蔡德芳進士的倡建下,於光緒14年(1888)完成節孝祠的興建。
日治時期,鹿港五福大街因市區改正,於昭和8年(1933)拓寬道路,丁家古厝臨街的店屋遭拆除,改建為洗石子仿洋式二樓建築。民國89年九二一地震,丁家古厝房屋受損,民國8910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92317日由政府進行修復。

丁家古厝第一進縱深約10餘公尺,內部設有樓井,做為房舍內部採光與通風之用,室內原開設拱門,可與兩旁店面相通。中埕前有一口井水,為昔時丁家飲用水的來源。
第二進為四合院建築,門廳兩旁的木屏彩繪為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的作品,彌足珍貴。門廳正門兩旁有泥塑作品,分別是「孔明夜進出師表」、「狄仁傑望雲思親」及「和靖詠梅」、「羲之喜鵝」泥塑,目前泥塑的作品於民國92年修復。
正廳為丁家的祭祀空間,神明廳擺設三層供桌,分別為頂桌、下桌及八仙桌,正廳兩旁木屏牆面,符合傳統民居「左字右畫」的作法,此書法是鹿港士紳蔡穀仁臨摹清代書法家陸潤庠的《滕王閣序》及徐有韜的書法墨跡。
丁家古厝進深長達70餘公尺,昔時鹿港街鎮的防禦設有隘門,而民宅的後院亦設有二道門扇,做為自宅的防禦設施。

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清乾隆2年(1737),廟宇的設立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鹿港三山國王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鹿港是泉州人群的社群結構,由於客家潮州人的式微,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清嘉慶4年(1799)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殿前方有一只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說明了潮州客家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大正15年(1926)日人將三山國王廟拆遷至今日現址(中山路276號),廟後三山國王塚(今彰客附近)亦清塚開闢為道路。昭和8年(1933)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三山國王廟亦於此時修建廟宇。
民國74年指定三山國王廟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年信士將位於正殿的神龕拆除,擴建廟宇,新建一座正殿,民國82年由地方人士組織管理委員會。民國92年再增建後殿,供奉三山國王夫人。

山國王廟原是「單開間一進」的建築格局,近年增建成為「三進二院」的建築,目前指定為古蹟的範圍為三川殿建築。三川殿兩旁門板有精緻的雕刻,頂板為花鳥圖,身堵分別有「百忍堂」與「汾陽府」的精緻雕刻。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

城隍廟

清道光19年(1839)日茂行林家及地方士紳自泉州永寧(鰲城)恭請城隍至鹿港建廟,由於永寧城隍廟稱為「鰲亭宮」,鹿港城隍廟亦沿用祖廟「鰲亭宮」為廟名。
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4年由政府出資進行修復,並重建三川殿建築,民國86年完成。此次修復,三川殿木門屏窗堵雕刻,是薪傳獎施鎮洋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城隍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與後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石柱有「赫濯聲靈昭鹿水,綿延香火肇鰲亭」楹聯,係清道光19年(1839)倡建時,由日茂行林家所捐贈。三川殿前有一對石獅,係道光30年(1850)重修時的作品,獅座為青斗石雕,為清中葉的經典作品。
三川殿門神正門是神荼與鬱壘,兩旁側門為文官與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城隍廟內有一面算盤與銅鏡,象徵城隍爺以算盤算計士民在陽世的功過,銅鏡則有「善惡分明」之意。

(資料來源彰化縣文化局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