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會堂是早期居民集會之場所,小貓小學畢業典禮是在此舉行,剛整修後之公會堂顯得美輪美奐。

夜的公會堂,燈光打的還不錯。

公會堂之側面之迴廊

屋頂,天空好藍

 

在新祖宮往老街中有一做該整修完工的白色建築物,這就是昔日的公會堂,整修前由老人會借用,整修後將來則作為鹿港文藝展演場館,其對面之廣場亦重新規劃整理,開放式的廣場可供遊客暫時歇腳,活化空間,看的出來鹿港鎮公所真的很用心做事,如果能在廣場兩側增加一些遮陽的設施那就更完美啦。

類別:縣定古蹟
創建年代:昭和3年(1928年)
地址:鹿港鎮埔頭街72

歷史沿革
乾隆49(1784)鹿港開為正口,由於與大陸的貿易頻繁,郊行紛紛成立,廈郊商行遂興建廈郊會館,並於會館前興建萬春宮,供奉蘇府王爺。
大正9(1920)鹿港是彰化郡的第二大街,人口逾36千餘人。當時,鹿港街長陳懷澄認為群眾聚會頻繁,郤無集會場所,故將其祖父陳克勸偕同廈郊商人所興建的萬春宮(俗稱王宮)及廈郊會館拆除,興建鹿港公會堂。萬春宮遭拆除後,神像遷移至鳳山寺供奉。
昭和3(1928)興建的鹿港公會堂,佔地119坪,興建費用共計一萬五千六百五十元,其中由鹿港街役場支出一萬一千元,不足四千六百五十元由鹿港地方士紳捐資。當時參與者有大和行辜顯榮,鹿港信用組合,新高製糖會社、明治製糖會社溪湖工場及地方士紳商賈等捐資。
日治時期,公會堂為民眾聚會之場所,光復後,將公會堂改稱「中山堂」,隸屬鎮公所財產,並曾出借予中國國民黨,做為鹿港區黨部的辦公室。民國69年鄉賢耆宿熱心捐獻,籌募款項,重修公會堂,民國70120日正式使用,成為鹿港耆老品茗或管絃奏唱之場所,民國89714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建築藝術
鹿港公會堂為當時鹿港最大的西式會堂建築,建築主要樑柱系統採鋼筋混凝土建材,屋頂棟架為木架構搭配鋼椼架,上舖水泥瓦,山牆的部份則為編竹夾泥牆之作法。
公會堂左邊牆面有一木碑「鹿港公會堂記」,由當時「櫟社」社長傅錫祺撰稿,鹿港士紳莊太岳所敬書,內文敘述公會堂的興建始末及當時地方士紳的捐款碑文,是公會堂重要的文獻。(資料來源鹿港鎮公所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