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縣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中葉
地址:中山路130132134

歷史沿革
道光5(1825)鹿港丁協源十八世先祖丁樸實,攜四子克家,自泉州陳埭鄉江頭村渡海來台,初期經營雜貨業,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與大陸通商,從事貨物買賣,並於鹿港創立「協源號」商行。
同治、光緒年間,丁克家事業有成後,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光緒6(1880)其六子丁壽泉進士及第。由於丁家家族人口眾多,遂於五福街買下店屋三座,做為三房、五房和六房的房舍,稱為「新協源」,即今進士第,而舊宅則稱為「舊協源」。
丁壽泉高中進士後,曾掌教彰化白沙書院,擔任院長。目前,位於丁家古厝護龍內有「掌教白沙書院」等執事牌。光緒12(1886)丁壽泉與吳德功等士紳採擷節孝祠節婦約160名,在蔡德芳進士的倡議下,於光緒14(1888)完成彰化節孝祠的興建。
日治時期,鹿港五福大街因市區改正,於昭和8(1933)拓寬道路,丁家古厝臨街的店屋遭拆除,改建為洗石子仿洋式二樓建築。民國89年九二一地震,丁家古厝房屋受損,民國8910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92317日由政府進行修復,民國9483日完成修復並舉行鹿港名家書法展。

建築藝術
丁家古厝為「三坎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是鹿港街屋中保存格局完整的建築。由於位在五福大街(今中山路),是鹿港的主要商業街道,故臨街房舍設置三個店面,做為經商之用。
丁家古厝第一進縱深約10餘公尺,內部設有樓井,做為房舍內部採光與通風之用,室內原開設拱門,可與兩旁店面相通,中埕前有一口井,為昔日丁家飲用水的來源。
第二進為合院建築,是丁家的起居空間。門廳兩旁的木屏彩繪為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的作品,彌足珍貴。門廳正門兩旁有泥塑作品,分別是「孔明夜進出師表」、「狄仁傑望雲思親」、「和靖詠梅」及「羲之喜鵝」泥塑,目前的作品為民國92年所修復。
正廳為丁家的祭祀空間,神明廳擺設三層供桌,分別為頂桌、下桌及八仙桌,正廳兩旁木屏牆面,符合傳統民居「左字右畫」的作法,此書法是鹿港士紳蔡穀仁臨摹清代書法家陸潤庠的【滕王閣序】及徐有韜的書法墨跡。
丁家古厝進深長達70餘公尺,昔時鹿港街鎮的防禦設有隘門,而民宅的後院亦設有二道門扇,做為自宅的防禦設施。

丁家大宅之街屋立面

這是前面板窗的背面,白天營業時將木板一片一片拆起來就可以營業的空間,到了晚上在一順序一片一片組合起來。

因為長條街屋長達七十餘公尺,為達採光及通風之效果於屋內設有樓井,這是通往樓井之樓梯。

因為空間有限樓井上可以存放貨物,利用繩索吊上吊下存取貨物。店東可在樓上廳接待友人,並注意樓下之交易狀況。

照聽

丁壽泉高中進士後,曾掌教彰化白沙書院,擔任山長。

門廳兩旁的木屏彩繪為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的作品

書法是鹿港士紳蔡穀仁臨摹清代書法家陸潤庠的【滕王閣序】及徐有韜的書法墨跡

深井

門廳正門兩旁有泥塑作品,分別是「孔明夜進出師表」、「狄仁傑望雲思親」、「和靖詠梅」及「羲之喜鵝」泥塑,目前的作品為民國92年所修復

這是樓井欄杆上的裝飾,一般水波紋代表錢水可以湧入。

進士第正廳

後尾埕


屋身為穿斗是棟架,左邊樑柱子為燈樑,一般燈樑會掛上燈或掛上天公爐,燈樑的投影線為人與神之界線,投影線以內屬祖先或神明之空間,之外為世人之走道空間,因此之祭祀儀典需在投影線內舉行,家人吵鬧嬉戲則在頭影線以外為之。燈樑避免在側門上方避免「沖丁」

右翼

大戶人家庭院深深深幾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