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廟(天后宮)內的鹿港市街略圖

中山路的街屋

這棟房子座落於街尾



中山路(昔不見天街)上的街屋

玉珍齋是中山路上代表建築物之一

這是丁家大宅的街屋立面

鹿港不見天街

緣起
鹿港地當北緯二十四度四分,年均溫高達二十二點九度,夏季炎熱七月均溫高達二十九度,而且有雷雨來襲,冬天季風乾冷、風沙極大,因此有所謂的「九降風」之稱呼。因此,外出者在夏季需飽受日、雨之苦,冬天則受風沙之襲,而這種狀況在鄉村中都以種榕樹以防其害。但由於鹿港係商業型市鎮,營業街面寸土寸金,故無法採用此法。為了方便顧客的活動及駐留,一般臺灣店舖多採用屋簷遠眺及搭架涼棚兩種方式,然而中國傳統建築乃是以桁承重為主,屋簷出挑本身原就有其限制,無法太遠。而搭架涼棚,又嫌太過簡陋,因此部份的店舖便在櫥窗之前建造涼亭以為防風避雨之用。
五福街即屬於發展後期所形成之街道,其對於臺灣氣候適應必然為主要考慮因素。且該街的主要機能在於盤商交易,而當時中盤商之購買貨品近似目前之零買,商店街良好的感覺及舒適將有助於交易之成功。因此五福街建築時兩邊店舖互相合作建成連續的亭子,這也就是聞名全省不見天街產生的原因,而其建造時間大約與兩旁建築同時。

物理控制
不見天街雖為防日避雨而作,但人群活動於其間也需通風、採光及排水等功能才能成為有舒適感之環境。在排水方面,該亭之頂高於店鋪屋頂約在二尺左右,且呈兩面瀉水。其水瀉至店舖屋頂後由屋頂之天溝集水而至落水管。因此下雨時可不受雷雨侵襲之苦。至於通風採光則由三處來解決,一是上述亭子與屋頂間之空隙,一處是天窗。天窗有簡單式及固定式兩種:簡單式即在天窗之上加一擋雨板,天晴時擋雨板拉開,下雨時加以關閉即可;固定式是採用雲母片或小玻璃,粘貼於天窗上,可省卻開關之麻煩。另有一處可供通風,採光之用,係由於各人對建築看法不同,故建築店面高度並不一致,且建造時間也往往有先後之別,因此上面所蓋亭子也就隨著高低而有變化。而這高低差又是另一處通風採光的來源。

構造
不見天的主要結構體為四點金柱,﹝即四片墻前各有一根柱子﹞上面覆以平頂或斜頂,其中以斜頂較多。斜頂的構造方式為六架捲棚,樑上架設屋面板,屋面板上舖以麻竹葉或月桃葉,然後覆土二寸至三寸,上面再加屋瓦而成。其屋頂斜度約在一比三左右。

鹿港市街發展簡史

明鄭到清代中葉,濁水地區之漢人開墾,多以山麓地區為重〈取泉水較易〉。

鹿港在清初為該區唯一之集鎮,當時鹿港並非一般性農村之集鎮,而應屬軍事貿易之商港。鹿港市街之成長由於史料的缺乏極難判定,但根據各地區廟宇之建置,市街之型態及鄉野傳說亦可推其大略成長概況。在全鎮所有廟宇及官用建築之建置年代中,屬十八世紀依次如下:
 
一、興安宮、水師汛。一七三O~三九年中有天后宮、拱辰宮、保安宮、臨水宮、景靈宮,米倉及巡檢置。在一七三O~一七四O之間有溫王爺,潤澤宮及三山國王廟。一七四五年有鎮安宮。一七五四年有城隍廟。一七六五~一七六九年有玉渠宮、永安宮及王宮。一七八O~一七八九有南靖宮、龍山寺,補靈宮及新祖宮。在這二十一處有記錄之廟宇及官用建築可看出,一七三O年以前所建置者,除拱辰官及補靈宮為散村之供奉廟宇外,前九處約可分為兩大群及一小處。

興安宮

第一大群為天后宮、臨水宮、拱辰宮、保安宮及水師汛之所在也就是目前鹿港北端。

第二大群為興安官,米倉及巡檢署。另一為景靈宮鄰近。由此可知全鎮較早之最大聚落是北端的北頭、宮後、泉州街一帶,其次之大聚落是興安宮、米市街一帶,牛墟頭也是一早期聚落區。第二階段的成長則由此三區域以連續方式,或以延伸方式,而最主要的市街發展區域為興安宮到天后宮之間之沿河港地帶,含埔頭、大有、瑤林、德興街等。如從街道及群體建築空間來看也頗能符合上述狀況,在第一階段二聚落區各具特色。北面區城具有三種市街及建築組合型態,其中最大是東石,郭厝的漁村聚港,建築低矮簡陋,組織紋理無明顯系統。與臺灣一般早期漁村聚落相似。

第二部份為近河港之泉州街,已具有機之市街型態,且空間尺度超乎全鹿港其他市街。可能是出於貿易積貨量大所致,但也可能是早期公有臨時市場所形成。

第三部份是宮後區,建築與街道組成略具有機性,顯示居民有混合類型現象,推測可能是早期泉州街一帶服務性人群居住之處。此一聚落區已可自成獨立存在單元,雖天后宮之建置年代遲於興安宮,但聚落之存在可能同時。第二聚落區為興安官及米倉巡檢署,該區雖擁有全鹿港最早之廟宇,但考其廟中碑文及近年祭祀圈之委縮,該區之居住者應以軍方為主。〈鹿港斜陽所記〉其後由於每年需由鹿港運兵來到大陸,故產生米市及米倉。其街道型態已呈有機組合。核心性非常明朗。第三聚落區為牛墟頭,該區略具農村型態但也有部份有機性之組合,可能原為散村之散戶農宅,但由於其有連繫性之機能而成半農,半服務性聚落以溝通前兩區與外地之交流。第二階段所發展之市街區,最重要的是臨港區域。此時已到乾隆年間,大陸移民大量流至,商人各依其血緣性及地緣性劃分地段自設街道。且有部份將原居住地名帶到鹿港,如大有、楊藍、九間厝、埔頭等均是。其他也有往外延伸的如板店街、頂街尾等地區。這一階段的產生可能與一七三二年清廷明令在臺墾民可回籍攜眷來住,因而產生人民永久居住臺灣之意願。且一七三一年鹿港正式為臺灣本島之交易港。也有極大刺激力。此階段所形成之市街,已和早期臺灣集鎮之街道型態近似。連棟店舖林立且以兼具船運之船頭行較多。此階段的發展在一七八O年後的六十年間閤港建廟,角頭廟有三處,且其中一處屬半官方所有的金門館,可見當時貿易之盛,全港之協調所在至為重要。但市街發展在原有各區之邊緣地帶。最後一階段則因原有區域已呈飽和現象,乃開闢一市街,連接各區,且使原有之行號營業空間得以擴張,才造成名聞全省之不見天古街,竟為鹿港之骨幹。

鹿港市街之功能及空間類型

清代鹿港在彰化平原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特別,清代中葉濁水區城的漢人聚落已有相當數量,但以鹿港為中心半徑十公里之半圓形臨海地區,塊狀聚落幾不存在。而濁水溪三角傘之塊狀聚落雖不多,但間距大多數在五公里以內。為當時交通工具之日常供應半徑,也就是正常集鎮應分佈之原則。此現象指出鹿港鄰近地區或因沿海低地,易有水潦之災,或因移民禁令使偷渡移民者與關口保留較大的安全距離。故可推知鹿港當時在彰化平原所扮演的角色是純經濟性與貿易性的,而非一般農村聚落之中心集鎮,且其腹地可遠及濁水流域,臺中盆地及大肚溪以北之沿海地區。清初台灣的農村並非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而有相當程度的專業化〈臺灣史事概說,林衡道〉。主要產品北部為米,南部為糖。彰化平原米、糖均有相當多的產量。鄉村都市手工業均不發達,因此再製品,如絲布、紙、木材、碑石等均由福建運來。遲到日據時代高級碑、石、木材也遠由福建運來。故鹿港的貿易貨品,在清初,米糖為輸出大宗,日常生活用品有賴輸入。清代中葉以後台灣北部開發成熟,米量大增,加以大陸兵米停運,米之輸出量略少,米郊因而為其他行郊所取代。據鹿港街役場檔案云:「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之六十餘年間,實為鹿港全盛時代,般隻大者七千石,每日進出上百艘,二千石以下之船可逕泊王宮前,船舶滿塞港口,帆檣林立。」道光之初街市繁榮長達至里,舟車輻輳,百貨充盈。故貿易行為及貨品造成鹿港較主要之聚落結構。鹿港約在濁水三角傘之西北部,但自鹿港到北港之間,無其他良港,故濁水溪流域之產品及生活用品皆賴鹿港吞吐。其主要路線有員林大村線及北斗萬興線,在鹿港溪西南會合經楊公橋至鹿港。〈鹿港八景之一楊橋步月即此處。〉清代中葉埔里一帶已陸續開發,糖、米及山產經南投、草屯及彰化而到鹿港。同時臺中盆地也已開發,其產品亦經彰化而到鹿港。北面有經沙鹿大肚到彰化而後轉入鹿港者,也有經沿海區城到和美而後抵達鹿港者。因此鹿港之聯外交通主要有北路、東路及南路。此三路,最早以南路較重要。其後東部開發使東路之使用量劇增甚而超過南路,鹿港市街之成長為西北、東南走向,與聯外道路不無相關。西北區域為本港最早聚落,早期鹿港溪應有一度距此街不遠。方有「船可逕泊王宮前」之記載。沿鹿港溪均為碼頭,最早之集結點推測可能在日茂行前,並有一通道形廣場通往天后宮。其後因使用量不足故八郊合建王宮,移主集結廣場於王宮前,此廣場應主要為堆積輸入貨品之用。待貨卸畢則船沿港達南端之主集結場六路頭。採購或運兵糧而後回航。由於早期兵糧貨量極大,故該集結場距官用米倉不遠。同時南、東、北三路腹地來貨之道路也因而集結於此,如此可避免出入貨品交通之嚴重接駁。沿河港東北面寬約三十公尺一帶為較早之輸入貨品交易場所。此帶南臨河,北面為街,建築多具兩面性,對輸入貨物到交易之間活動最為方便。但為顧及其他地區之方便,碼頭與市街之間亦有數條公用巷道相通,使街北之各商店也易於進貨。 乾隆之後貿易量大增,既有空間不敷使用,乃新建五福街,北起天后宮前南到街尾,長共一公里許,寬約七公尺,為全臺最長之商店街。該街道之建置使原貿易街道顯得狹小而且位置略偏。因此該市街成為以船行及重要批發為主之交易場所。中盤買賣及零售則移至新建之五福街上。五福街與大有、瑤林等街之間為居住巷道,北有後車巷,南有金盛巷。受既有建築之限制故巷道曲折,號稱九曲。也是交易者日常生活之另一門戶。道光末年貿易量漸減,勞力產生剩餘現象,加以竹山之竹材已被開發,沿溪流到楊橋下,故加工製造業應運而生於德興街〈竹與德臺語同音〉及杉行街。此後貿易量漸降,多數商人棄此而去,都份工人也南下、北上另謀出路。港埠機能一失;就無法挽回其萎縮之命運。

全盛時期的市街活動

鹿港在十九世紀末年控制著全臺灣中部貨物之總進出口,其市街活動之盛實為一時之最。
當時交易活動可區分如下:
〈一〉大盤交易之主要對象為船頭行,其主要活動街道在泉州街到大有街一帶,此帶船頭行大部份擁有極大的船隊,經年航行於大陸沿海與臺灣之間,北可到天津,經常往來者以泉廈為主。船隊把臺灣盛產之米糖運往大陸,而從大陸運回大量日常生活用品,是以船頭行建築多擁有大庭院以供貨品入港,臨時停放之用,同時也擁有大量的儲藏空間。大多數船頭行臨港建築有倉儲,辦公及居住空閒。因此該地區之活動為貨品搬運及船期、船貨協談。在臨港碼頭,碼頭工人急急裝拆貨物,船頭行之帳房則在匆匆點數。船夫則借此數天休閒到處遊樂。行內院子貨積如山,行內也堆滿物品,管帳頭家則在店口與大盤商討論各種運貨事誼。主街上一般顧客人數並不多,多的是苦力背負著重擔,由工頭領隊,踏著雜亂的步伐,流著汗水一邊吆喝前面讓道而走向五福街、車埕或牛墟頭去。

〈二〉五福街上:在這條街上擠滿著各路來的中盤商,身旁帶著挑夫或自己揹著大包袱,沿街察看自己村莊所需貨物,一看中意即與店員或帳房喊價,由於五福街到處都是喊價聲及由碼頭挑夫喝道的聲音,因而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音量。這一來全街叫價聲音越來越大,三里外一家雜貨兼飲料店的人們全可聽到混雜的音響。在五福街之北端天后宮到城隍廟之間,市場已經開場,飫鬼埕〈城隍廟口〉擠滿了漁民,他們清晨作業,剛好滿載而歸,肚子空空急於填飽,吃相真不雅觀。也有部份船伕吃膩了船上伙食,借機來此打打牙祭。菜市場前滿是人潮,由於鹿港人數激增,市場又無發展地方,只好人擠人希望能及早購買到自己所需菜色。在街尾一帶新生行業激增,前有數家雕刻店或又有數家打石店按著有棺材店、傢俱店,攙雜著部份住家及雜貨店,都為了新增的廟宇,傢俱及墳墓等等忙碌著。全街最呈安祥的恐怕是各商號之店東,他半躺在躺椅上與老主顧或是老朋友談天說地,邊抽著大煙,瞇著眼備好像不感覺於外面的吵雜。

〈三〉淺水碼頭:自六路頭碼頭經楊橋到溪之上游,先看到的是一群較小型船隻停在九坎段一帶,緊接著的是一些零星的舢舨,〈好的舢舨均到外港去接大船下貨。〉空出來兩、三處船塢上架著龍骨正在安裝,也有部份受風浪摧殘的船隻正加緊修理,以便再接運幾趟貨。繼續往上游走可看到成千木排及竹子飄在水面上,有些苦力拿著大繩把木料往上拉,有些舢舨則在其後頭拖著數根木頭往裏送。到了楊橋,水面上只看到稀落幾根飄竹。但橋上往來行人及牛車,轆轆之聲不絕於耳。

〈四〉從楊橋下來的人車,挑伕行人逕行青雲路新興街到五福街去,牛車及部份行人走河邊沙路來到車圍。車輪磨小了,換吧,車身該整的整理吧。偶而也會聽到一兩位老人提及往日車子可以直開車埕,可運多少兵糧,現在車埕太擠了,進不去。但還需到那家鐵舖買把又快又利的鐮刀。到了車埕,叮噹之聲此起彼落,風箱呼呼之聲,火爐猛吐火焰,店面掛著各種鐵器。

〈五〉入米市街往南走,右邊可達理蕃同治署,那裏有昔日米倉,現只有數戶竹器店。竹器店前滿擺著由河上撈上來的竹子正在風乾。由米市街往左柺即為杉行街,木雕、傢俱也有幾家,但大部份多是在盤算福杉價格的木材行。走到興安宮口,飄來陣陣清香,原來香舖的工場在這裏。

〈六〉轉入金盛卷後,兩旁湧出的高牆使人覺得不可侵犯,牆高門重,有幾個槍窗使住在內部的人感覺安全。巷道上行人不多,只有各大戶人家的丫頭去買柴米菜蔬,也有些店員的孩子,玩著捉迷藏,或看著高大住宅圍牆而發呆。偶而也看到一、兩位小學徒偷偷由店裏溜出來,正在享受著這難得的幾分清閒。走出金盛巷走進後車巷;還有數間店面,到後車巷的巷中,這裏走動的人不多,只有幾位店東陪著重要主顧要去聽歌。雖是春意濃郁,卻帶有幾分寞落。

〈七〉龍山寺口:這座全鹿港最大的廟宇,離開淺水碼頭不遠,是困苦勞工的歇處,也是初到此地闖天下的孤單者睡眠之處。廟廂、廟庭白天人不多,但黑夜一臨,則躺滿了滿身汗珠的苦力。好在黃昏時節樂軒帶來了音樂還溫暖了部份人的心。

龍山寺

〈八〉黑夜來臨後,看守隘門的長工,看到行人已無,就把隘門關上,並祈望著今夜無事。偶而有幾位遲歸的人,他們要是熟悉暗語,即可打開小門讓其進入。若不知暗語,除非熟人,絕不放入。漸漸的,街上各店號的燈籠,一具具收入店中,門也關上,內加厚重的門閂,再加上三寸方的木柵,再關上一道內門,店中入可安歇了。如有遲歸店員,碰到店號燈已收;就知回不了店鋪只好露宿於街道,或到龍山寺去。淺水碼頭一帶,此時尚有部份燈火,那是些苦力挑伕,白天不能享受家庭生活,正挑燈趕做些家事。不久全鎮全部安靜下來,可是隔不了二、三個時辰,一些小孩子已漱洗完畢,一手拿著椅子,一手拿著書本,提起精神往先生家中走去。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是唸書的大好時光。漁村的漁民也陸續出來,又是一天開始。

隘門-守護巷內居民的安全

鹿港之公共空間

約可分為下列五類:(1)全鎮共用空閒(2)地區性公用空間(3) 會館性公用空間(4)宗族性公用空間(5)家族性公用空間。

(1)全鎮共用空間:此類空間附屬在閤港廟前或廟內,其原始機能應為多用途者,其機能含祭祀、教育、交易、娛樂為一體,但由於鹿港人口增加迅速,每一公用空間在發展均呈不足現象,因而依次產生各型閣港廟,祭祀性公用空間為民間信仰及精神力之來源,故其需要量最大。一七三一年擴建天后宮,其廣場可滿足早期發展之聚落居民使用。一七三一年聚落擴大之後已感空間不足故配合官方於一七五四年建置城隍廟。其後聚落再度擴張,因貿易活動頻增,乃增設龍山寺及王宮前廣場。前者為勞力階層謀求一席之地,後者乃提供營業場所所在地。兩者之建置規模均龐大,同期又因教育文化之需要增高而建文廟及書院。由此可見其需要次序是(1)精神安定,(2)營業順利,(3)教育發展,(4)鬼神安寧。此次序頗符合社會學上,群體對公共設施要求次序;先是營利性再是福利性。且以營利性公共設施最能使群眾同意。故王宮及龍山寺最大。

(2)地區性公用空間:由於鹿港為貿易集鎮,地區性之互助互賴需求低,除原有聚落即北頭、興化巷、牛墟頭及鎮外聚落所形成公共戶外空間其有聚落共同活動機能外,其餘大多數聊備一格而已。此現象比臺灣其他地區更為強烈。

(3)會館性公用空間:這種公用空間乃少數移民之共同信仰,向心力較強,純為精神堡壘,如三山國王廟及金門館,而內都設施則兼具會館機能。

金門館具有金門同鄉會館之功能

三山國王廟為潮州客之人群廟

(4)家族及宗族性公用空間:此種空間主要為紀念血緣關係,故型態較為封閉,僅施姓宗祠因其血緣遍佈全鹿港;故較為開放。

交易活動空間

鹿港為清朝中部貿易中心,其交易空間之街道類型當然較多,玆分別說明如後。

(1)主要交易市街:本類市街較早期屬市場與街道混合型態,為多機能市街,故其街道寬廣,以適應多種需求,且兩側也屬多機能建築,其形態近似住宅,又似船頭行。街道寬在八米以上。斷面高度比例一比一,兩側建築型態較封閉。

(2)發展初期主要市街:此期市街自埔頭街到大有街上。在發展時期市街兩端已產生集結廣場,把臨時市場(進貨及出貨各一)與常態性販賣空間分開,因而市街寬度減小,約在四公尺左右,兩側建築已有半數左右為櫥窗結構,顯示其交易行為已促使空間產生變化。其後雖因功能略變而成大盤交易及運輸業場所,但不少建築尚預留有櫥窗空間,而把該空間以堅實牆面封往,顯示機能演變中的矛盾現象。

(3)發展後期主要市街:即五福街。北起城隍廟南至板店街上。本街道為配合當地氣候及顧客習慣已一番修正。該街寬度略同於前項市街,約四.二公尺,其櫥窗空間卻加大。因上蓋亭子,柱廊的高與寬之比已在一.五比以上,街道空間更覺緊湊,且穿過通道(中央部份)與交易通道(兩側金柱之間)有更進一步之分劃。上覆之亭子即所謂不見天,使交易者進入其中有賓至如歸之感。此街中之隘門,雖在建置初期主要為防禦性機能,但其產生空間的分割作用,為市街專業化建立基礎。

(4)次要市街:此類市街由於臨港位置較次,其使用頻率與價值較低,故其街面寬度較小,約在三公尺左右。然而街之斷面比與主街差異不大。可見清代市街斷面均在一比一.五之間,且以一比一為最多。雖當時無營造法規之設置,其結果卻比現有之某些都市化地區更好。這些街道由於地位較次,以加工業為主,如米市街、杉行街、德興街及石廈街等。

(5)聚落市街:此類市街供應對象為該聚落居民,為鄰里性商業活動,街道寬度更小,約在一.二至三公尺之間。又因為早期自然聚落的交易行為,多屬廟口臨時交易,幾無市街之需要,故現有市街是原有居住性坊道變體而成。如後寮巷等。
〈6〉居住性戶外空間:此類空間無商業機能,為日常生活之服務性通道。可分為同質性聚落巷道及集鎮市街居住性巷道兩種:(1)同質性聚落巷道:其聚落之組成多為血緣性或地緣性極強之聚落,其居民活動類型單純,互賴互助需要強烈。相對的私密要求極弱,因此各建築二三個單元即留有一可通行之巷道。其建築單元廣場多為共用,故通道寬度變化極大,在廣場處可達十公尺,在小巷道上僅有八O公分。通道曲折,非聚落居民不易辨認,也可說是具高度防衛機能。(如郭厝、東石)。(2)集鎮市街居住性巷道:此巷道處於集鎮市街背後、由於居民較為複雜,且各略有財富,因此居住單元獨立性、私密性及安全性需求極高,互助及共用性要求甚少,因此巷道之感覺甚為封閉、冷漠。而其寬度如係防火巷則在一公尺上下。如係一般服務性通巷則在二到三公尺之間。其服務性通道在進出口處均略減小以增加防禦之功能。

 市街類型

鹿港之市街可依其活動形態而做大類區分如下:1因聯外交通活動形成者。2因交易活動形成者。3供居住使用者。4其它公共活動。

聯外交通路線:由於交通工具的不同,市街空間也略異。玆分述於下:
一、以船為交通工具之空間:又可細分為四型〈1〉進貨深水碼頭:此類碼頭原來可能屬私有團體,但在乾隆末年以後,因運貨量大增,碼頭不足,故私有權限被打破。但由於原運貨量不大、故碼頭之寬度較小,在四公尺上下,呈線形沿河岸展開,並無集結狀況。而且該空間與主街銜接之巷道狹窄,類同今日之防火巷。〈這些連通巷道寬在一公尺到一.二公尺左右,常有私娼館設置。〉〈2〉進貨集結碼頭:指王宮前之碼頭,最早使用泉州街。泉州街寬在八到十公尺之間,早期下貨已足夠,但在島內開港及中部大量開墾之後,貨品類型極多,故需寬敞之空間因而建王宮前廣場,其長寬各約五十公尺較能適應多類貨品之集散。〈3〉出貨集結碼頭:由於清代台灣出貨類型簡單,以米糖為大宗,量大而種類少,故其碼頭寬度不大,但進水較深。寬約十餘公尺,水深約百公尺,末端有市場以供各地來的貨品之交易。
二、以牛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之道路:鹿港腹地南路、集村距離較遠,且沿途多為平坦沖積平原,利於行車。但當時之車輪全為木製,極易磨損,故所行道路皆採砂質地面,如河底路、林投路等,穿過曠野。只是路面雖好,車輪磨損依然存在,是以其交通空閒之終點必為一相當寬敞之所在,以便集結,並加修補,如車埕及牛墟頭等。
三、步行交通之空間:由於步行負荷量及行程均較短。東路之貨物也在早期山產居多,重量不大,且山路難以行車。所以無需大型集結場。

文字資料來源http://www.lukang.gov.tw/title-3/title-2/street/streetmain.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