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館

類別:縣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嘉慶10年(1805年)
地址:鹿港鎮金門街54

歷史沿革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台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1805)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館,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金門館原名「浯江館」,許樂三並敬獻「浯江館」匾,今懸掛於正殿。
道光11年(1831)金門館因年久失修,由鹿港遊擊溫兆鳳發起重修,同年鹿港左營遊擊劉光彩抵達鹿港任職,再倡議重修,並得到士紳的捐資,此次重修共募得1800餘圓。自道光12年(18322月動工,至道光141834)年4月完成重修。
道光14年(1834)的重修,並聘請金門籍「開台進士」鄭用錫擔任總理,參與金門館的重修,工程完成之際,鐫刻「重修浯江館碑記」,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則敬獻「過化存神」匾,目前懸掛於正殿。
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金門館受損,咸豐5年(1855)進行重修。此次的重修,水師軍隊參與捐資,重修完成後, 鐫刻石碑於拜殿牆面,是廟方的重要文獻。
日治時期,金門館曾於明治41年(1908)局部重修。光復後,於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民國83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修復,除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其餘彩繪則由台南匠師陳壽彝、潘岳雄及和美匠師陳穎派施做。民國88年金門館舉行安座慶典,民國8910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建築藝術
金門館為二進一院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金門館同時兼具有「同鄉會館」與「水師會館」的功能,兩旁廂廊為昔日提供給弁丁人士住宿的空間。
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正面為木屏門板,為咸豐年間重修時的風格,兩旁木牆分別為「青龍、白虎」及「祈求吉慶」的水墨畫作,部份畫作以修護的方式保存原貌。正殿前方有一座拜殿,龍邊牆面為道光14年(1834)重修浯江館碑記及咸豐5年(1855)捐題緣金碑,是金門館的重要文獻資料。
民國88年重修金門館時,三川殿門神是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兩旁為文官,手持「官帽,鹿、牡丹花與爵器」,象徵「加冠進祿、富貴進爵」。
正殿兩旁木屏以「四聘」為彩繪題材,分別為舜耕歷山(堯聘舜)、為國為民(商湯聘伊尹)、渭水聘賢(周文武聘姜太公)、三顧草蘆(劉備聘孔明),此彩繪係薪傳藝師陳壽彝的作品。(文字資料來源鹿港鎮公所網站)

每次小貓來到金門館,總會想起以前在金門服役的日子,80-82年間小貓服役的部隊駐守金門舊金城的蜈蚣山,每日除了聞到金門酒廠高梁發酵為味道外,就是眺望金門西南角海域,公出時小貓喜歡到金城的浯江書院看書、躲憲兵。現在小貓也喜歡到金門館,這裡除了每日虔誠上香的老太太外,很少人會到這裡,一樣很安靜,仔細的欣賞精美的傳統彩繪,這樣的彩繪才是廟宇該呈現的,以前的人留下這些豐富的文化資產給我們,而我們能夠留下些什麼呢?





粉面紅潤,鳳眼蒜鼻而唇厚順髯,腰佩寶劍與弓的是秦叔寶將軍,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

面色如焦,濃眉瞪眼,且一臉腮鬍,腰佩寶劍與箭的是尉遲恭將軍,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

祈求

吉慶

渭水聘賢(周文武聘姜太公)   薪傳藝師陳壽彝的作品

三顧草蘆(劉備聘孔明)薪傳藝師陳壽彝的作品

舜耕歷山(堯聘舜)薪傳藝師陳壽彝的作品



為國為民(商湯聘伊尹)薪傳藝師陳壽彝的作品

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

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的作品

王爺暗訪之神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