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縣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道光19年(1839年)
地址:鹿港鎮中山路366

歷史沿革
道光19年(1839)日茂行林家及地方士紳自泉州永寧(鰲城)恭請城隍至鹿港建廟,由於永寧城隍廟稱為「鰲亭宮」,鹿港城隍廟亦沿用祖廟「鰲亭宮」為廟名。
道光28年(1848)彰化、鹿港地區發生地震,城隍廟嚴重受損,遂由地方士紳倡議重修,道光30年(1850)完成修護。目,廟內右側牆面有一塊「重修鹿城隍廟」碑,是當時重修廟宇時,官員、船戶、舖戶、郊商的捐題緣金碑,是城隍廟的重要史料。
光緒元年(1875)廟曾再次重修,由鹿港商紳郊舖,至光緒2年完成。日治時期,鹿港於昭和8年(1933)實施市區改正,拆除鹿港不見天街,鹿港城隍廟的廟埕、三川殿均遭拆毀,僅存正殿及後殿。
民國47年曾重修廟宇,當時聘請郭新林匠師施做彩繪。民國73年宏碁電腦公司遭竊數千萬元的微電子產品,當時總經理施振榮至城隍廟恭請「八爺」至新竹科學園區,祈求能尋回失物,經員警數日的偵查,順利破案並找回電子零件,同年,施振榮敬獻「靈蹟昭著」匾予鹿港城隍廟。
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4年由政府出資進行修復,並重建三川殿,民國86年完成。此次修復,三川殿木門屏窗堵雕刻,是薪傳獎藝師施鎮洋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建築藝術
城隍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與後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建築,石柱有「赫濯聲靈昭鹿水,綿延香火肇鰲亭」楹聯,係道光19年(1839)倡建時,由日茂行林家所捐贈。三川殿前有一對石獅,為道光30年(1850)重修時的作品,獅座為青斗石雕,是清中葉的經典作品。
三川殿門神正門是神茶與鬱壘,兩旁側門為文官與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城隍廟內有一面算盤與銅鏡,象徵城隍爺以算盤算計士民在陽世的功過,銅鏡則有「善惡分明」之意。
鹿港城隍廟的聯句相當特別,兩旁木柱書有「為善不昌,祖有餘殃,殃盡必昌,為惡不滅,祖有餘德,德盡必滅」、「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善報惡報早報遲報,終需有報」,皆具「賞善罰惡」與警示世人行善的意涵。
正殿主祀城隍,城隍受封為「忠佑侯」,神龕上方「燮理陰陽」匾,說明城隍爺職責掌管陰陽兩界。兩旁為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分別是文判官及武判官,殿內另配祀二十四司及范謝將軍。後殿為觀音殿,主祀觀音菩隆,又稱「鰲亭寺」。兩旁供奉城隍夫人、註生娘娘、文昌帝君及開山和尚蓮座。
文字資料來源:鹿港鎮公所網站

七爺

八爺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七爺、張三、王朝

八爺、李四、馬漢


後殿供奉城隍夫人

後殿恭奉的觀世音菩薩

觀音座前之護法伽藍

韋陀尊者

城隍坐騎及馬伕

左捕役

右捕役

木雕為施鎮洋之作品

彩繪為和美陳穎派之作品


母獅護子

石獅為道光30年(1850)重修時的作品材質為青斗石,是清中葉的經典作品。

公獅戲球

二十四司之掌善官

飛魚雀替

大算盤,計算每個人生前之是非善惡。

城隍廟主祀的是城隍爺,然據傳城隍爺並非只是固定的某一位神明,而是由玉皇大帝所指派。為何如此呢?首先得清楚城隍的涵義。「城」是城牆的意義,「隍」則是護城河的意思,人間的是非恩怨由地方的官府定裁,而陰間的賞罰得咎則由城隍職司。 因此,勢必要選一位公正不阿、富正義感者來擔任。如此一來,生前對地方有貢獻,且能堅持公平正義的人,就會被選為當地的城隍爺。除了城隍爺外,尚有專司協助審理判案的文、武判官,負責追捕犯人的王朝、馬漢、張三、李四四大名捕,負責擒捉押解犯人的牛、馬、枷、鎖四爺及范八、謝七二位將軍,掌管陰陽功過賞善罰惡的十二司尊神等。而民間也相信城隍爺是位公正無私的神,一旦有糾紛發生時,就會前來城隍廟請求請城隍爺的『神判』。

廟裡饒富意義的對聯

1455412839-3829741263.jpg

1455412840-2543120937.jpg

1455412841-1138472941.jpg

1455412841-4070850380.jpg

1455412842-291146430.jpg

1455412843-3877381686.jpg

1455412846-1274922377.jpg

1455412847-3170328481.jpg

1455412847-4006944568.jpg

1455412853-3328015013.jpg

1455412844-1203121951.jpg

1455412845-306974096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