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到鹿港來總會到媽祖廟前嚐一盤蚵仔煎,蚵仔煎也是鹿港的代名詞之一。

 

隨著彰濱工業區的開發,老一輩蚵農逐漸凋零,現在鹿港蚵仔的產量銳減很多,不知道是否足夠供應鹿港眾多的蚵阿仔煎攤位。反倒是鄰近福興鄉的粘厝庄、福寶,芳苑鄉的王功其產能應該比鹿港多。

什麼最青,剛挖好的蚵仔最青,不管是煮湯、或做豆鼓蚵都很好吃,一般蚵仔煎是嚐不出蚵仔鮮甜的滋味,有機會可以買先剝好的蚵仔回家自行料理,您就可以分辨什麼是鮮。

目前在媽祖廟附近還有二處現場開蚵仔的地方分別在中山路底近OK便利商店,另一處則是在復興路上,想嘗鮮的朋友可以購買回去自行料理。

牡蠣養殖方式

牡蠣生長的環境條件需要是含有適當腐質的沙黏土海灘,牡蠣養殖方式可下列幾種:

1.插枝式

2.垂下式(棚架式)

3.平掛式(棚架式)

4.竹筏式

5.延繩式

一般養殖業多利用富有凹凸之牡蠣殼(或稱母殼)為「採苗器」,將「採苗器」中間打孔,用三公尺長的硬質塑膠繩將數十個串成一串,約二十串做成一束稱為真珠串,每一個採苗架可放三十真珠串,等附著完成後要放養再將其分開做成蚵串養殖。

插枝法因地勢較高,海水退潮後露出時間較長,攝食時間較短,生長速度比較但是質比較結實好吃,而棚架養殖因牡蠣在水中之時間較長,濾食海水中餌料之時間較長,牡蠣成長之速度較快,牡蠣之體型較大賣相較佳。(目前以棚架式居多)在金門的牡蠣為石頭蚵(石蚵),附著在岸邊石頭上生長,露出海水時間更長,生長速度更慢,所以是蚵中的極品。

在鹿港採收蚵仔的蚵車,早期是用牛車或用人力拉車,現在以拼裝車代替,其車體是以不銹鋼打造,避免海水侵蝕而生鏽,另外座位及引擎也設計在車子的相對高處,避免漲潮時被海水淹到而影響行駛。以前在鹿港的北頭漁村蚵車滿街跑,現在要找到蚵車拍照還有點難呢?

 




牡蠣採收時,蚵串自蚵架上剪下粗略漂洗後放入竹籠裡運回。

把一籮子的牡蠣倒在桌上,阿桑們就開始開蚵囉!

這些阿桑是最年輕在開蚵的人,在鹿港已經很少60歲以下的人在開蚵仔,小貓小時候都是靠這門功夫賺錢貼補家用(約30年前),那時後一碗的工資是6元,小貓一天可以開20-30碗,一天賺一、二百元,對家裡還不無小補呢!

 

步驟一:用蚵鑽自牡蠣殼頂(鹿港)或腹緣(南部)插入。

步驟二:沿著殼緣先將上殼壁之殼筋切斷

打開上殼後之狀況

步驟三:將下殼筋切斷。

取出蚵仔仁後之狀況

步驟四:將蚵仔取出放入容器中,早期是以高筒麵筋罐為容器,現改用不銹鋼杯。

把蚵仔堆到最高這樣就算一碗完成了,重量約半台斤,售價是60元,開蚵(剝牡蠣)的工資是十元。




每一袋是約一台斤重,售價120元。

工具一:塑膠手套(有的用布手套),小貓小時候開蚵喜歡用布手套雖然手會泡到水但是比較好抓東西。


指頭套:套在食指或大拇指(保護食指及大拇指,避免手指直接衝撞牡蠣殼而受傷)


蚵鑽:頭部成扁尖狀,尖狀:容易插入腹緣;扁狀易於切斷上殼及下殼的筋。

這些筷子不是用來生吃蚵仔的,而是用來計算工資用的,完成一碗老闆就會給一根筷子,工作結束再用筷子的數量來結算工資。


完成一碗,發一根筷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鹿港小貓 的頭像
    鹿港小貓

    鹿港小貓的鹿港旅遊資訊部落格

    鹿港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